乳糖作為寶寶最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在1段嬰兒配方奶粉中更是有嚴格的規定:乳糖含量必須占碳水化合物含量的90%以上。然而,不是所有的寶寶都能耐受乳糖,無乳糖奶粉營養怎么樣?你真的了解無乳糖奶粉嗎?
1.9億乳糖不耐受人群
還能正常喝奶嗎?
《2020年奶粉智庫微信公眾平臺用戶搜索關鍵詞數據報告》顯示,圍繞育兒有逾40個疑問進入2020年奶粉智庫微信公眾平臺數據分析源,其中綠便、便秘/上火、腹瀉三類育兒疑問的關注度達56.46%。
盡管腹瀉的原因很多,但《2021中國奶商指數》顯示:約1.9億中國人自稱有乳糖不耐受癥狀,其中65.7%的人認為只要乳糖不耐受,就不能喝奶。在我國,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以成人為主,其發生率高達80%~100%,但學齡兒童發生率也較高,超過80%。
那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就不能正常喝奶了?
答案是否定的!專家建議一生飲奶是有科研依據的,何況乳糖不耐受≠過敏,要規避過敏原。乳糖不耐受的腸胃是可以調理的,給腸道充足的時間,讓少量的乳糖酶慢慢消化完乳糖,就不會出現不適癥狀了。但這個適應過程,嬰幼兒的營養如何保障?無乳糖奶粉能不能滿足其營養需求?
乳糖好處多=無乳糖奶粉不好?
這2大優勢不能忽略
據了解,在正常的母乳中,乳糖含量約7%,是主要的供能物質;牛乳中的糖類 99.8%都是乳糖,其含量一般為4.5~5.0%,占牛奶能量的30%左右。乳糖的優勢包括營養價值高(重要供能物質、有益神經系統發育、有助于礦物質的吸收和調節寶寶腸道健康)、口感清淡等。
乳糖優勢這么多,不代表無乳糖奶粉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但奶粉智庫后臺部分媽媽對無乳糖奶粉缺乏認知,有些媽媽覺得特醫食品沒營養,無乳糖奶粉不好……
事實上,無乳糖奶粉既然可以作為乳糖不耐受寶寶過渡階段的食物,肯定有其獨特之處,尤其不能忽略以下2大優勢。
第一,干預腹瀉。無乳糖奶粉又被稱為“腹瀉奶粉”,因此干預腹瀉是無乳糖奶粉的重要作用之一,畢竟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小腸粘膜乳糖酶缺乏或者活性低導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礙而引起的腹脹、腹瀉、腹痛等癥狀,并且腹瀉頻次高,每日可達8~10次。
無乳糖配方奶粉就是把奶粉中的乳糖部分或者全部用其它糖類代替了的配方,即無乳糖配方奶粉不含乳糖,不需要乳糖酶的參與就可以被消化吸收。有研究表明,低滲的無乳糖奶粉具有修復受損的腸黏膜和降低滲透壓的雙重功能,可有效縮短腹瀉病程,從而起到干預腹瀉的作用。
臨床研究證明,無乳糖奶粉不僅可以有效治愈嬰幼兒乳糖不耐受(治愈率為93%~100%),還可以有效地避免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第二,提供營養。針對腸胃發育尚未完全、原發或繼發乳糖不耐受的嬰幼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食用無乳糖或低乳糖配方食品。這是因為無乳糖奶粉不僅能干預乳糖不耐受患兒的不適癥狀,還能提供除乳糖之外的大量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根據《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GB 25592- 2010)規定,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每100kJ(100 kcal)所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
此外,礦物質和維生素也要符合國標,比如鈣。牛奶是鈣含量豐富、方便易得、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并且很早以前就有臨床試驗證明:乳糖酶缺乏的患者與乳糖酶正常的人群,攝入牛奶或者不含乳糖的含鈣溶液,其鈣吸收率是接近的,說明攝入無乳糖奶粉不會影響鈣的吸收。
關于無乳糖奶粉的喂養
2大注意事項要牢記
除了要認知無乳糖奶粉的2大優勢,家長們還要注意以下3點!
①母乳喂養的寶寶也建議喝無乳糖奶粉嗎?
母乳喂養的寶寶如果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癥狀(多發于6月齡內),可以在喝母乳前飲用乳糖酶,但家長要注意乳糖酶的活性,并在一個月左右就要逐步減少乳糖酶的添加量。如果使用乳糖酶效果不佳,腹瀉沒有好轉,則建議吃一段時間無乳糖奶粉,等腹瀉好了,再恢復母乳喂養。
②乳糖不耐受和過敏癥狀如何區分?
牛奶蛋白過敏和乳糖不耐都可能導致寶寶身體的一系列不適,但二者的癥狀存在一定交叉,都可能導致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瀉等。乳糖不耐受多為消化癥狀,如頻繁腹瀉;牛奶蛋白過敏更復雜,通常可累及多器官系統,如皮膚、胃腸道及呼吸系統等,因此要綜合兩種反應的差異性癥狀進行判斷。
看完今天的文章,您了解無乳糖奶粉了嗎?